时间:2019-05-21
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美国当地时间 2019 年 5 月16日去世,享年 102 岁。
一时间,无论是学建筑的还是对建筑知之甚少的,都看到了这样一位「现代主义大师」离去的消息。
1983 年,普利兹克奖给贝聿铭的评语是「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的确贝老的建筑设计有这般魅力,他偏爱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的结合,以自己现代主义建筑的手法创作了众多世界知名的建筑,营造出丰富的公共空间。投身建筑事业七十多年,他的作品如星光闪烁在世界各地。
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法国巴黎,1993
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特区,1978
中国银行大厦,香港,1989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曾这样说过。经过时间的酝酿,他的作品愈加有味道,正如他的人生故事一样,迷人。
误闯入建筑世界的「叛逆者」
其实这位声名赫赫的建筑大师,一开始并没有想学建筑。但建筑之美,却很早就在他的身边出现了。
贝聿铭祖籍苏州,童年曾在苏州家乡生活过一段时间,而苏州的房子比较传统,多半是一、两层或三层楼。但在上海,贝聿铭看到的房子却是十层、二十层、三十层。
这一栋比一栋高的大楼,深深得吸引了他,对建筑有兴趣,原因多半在此,从一个静止的建筑,就能感受到时间的运动,或悠久、或未来。
不过贝聿铭并未将「建筑」作为自己的事业。那时,贝聿铭很喜欢看巴斯特·基顿、哈洛·罗伊德、查理·卓别林或宾·克劳斯比的影片,他猜想美国的大学生活多半是在享乐与游戏,年轻的他决定去美国留学感受,成为其中的一员。
年轻时的贝聿铭
在去美国的途中,乘船在日本停留了几天,那次他看到了赖特设计的帝国饭店,心里想:诶,挺有意思。结果这样的一次「偶遇」,竟促成了他与建筑艺术的结缘。贝聿铭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学习。
从麻省理工毕业之后,贝聿铭来到哈佛设计学院继续深造,在这里,他遇到了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先驱格罗皮乌斯。但贝聿铭相当的叛逆,他和别人不同,并未将格罗皮乌斯的教导奉为圭臬,因为格氏的理论无法打动贝聿铭。
格罗皮乌斯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新校舍
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学的历史实际上是创造力的桎梏,希望学生从希腊、古罗马、或文艺复兴时期的的佛罗伦萨的建筑精品的思想中跳脱出来,他甚至禁止在建筑学院的大楼里摆放任何古典雕塑的石膏像,还取消了建筑史的学习。
尽管年轻的贝聿铭对于老师罗皮乌斯不容变通的逻辑化风格不完全认同,但还是在他门下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一个设在上海的艺术博物馆,围墙围合,内里建筑有庭园簇拥。从这个设计中已然可见贝聿铭独立于欧洲现代主义流派之外的个人风格。
在哈佛的学业结束后,贝聿铭转而投效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
从一位老师名下跳到另一个老师名下,就像现在跳槽一样,好像没什么大不了,可在当时并不是这样,必须坚持单一的思想学派。
即使面临这样的学术氛围,贝聿铭跟随了内心真实的选择,从他的作品便能感受一二,他的建筑带有明显的贝氏风,独具一格。的确,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要具备把一切事情整合起来的能力,要同时考量许多事情,之后再去创造。
衣冠楚楚的优雅绅士
视野里的贝聿铭,总是西装革履、衣冠整齐,他的确是一个有风度、优雅、有效率、运筹帷幄的设计师。在考虑肯尼迪图书馆委托时,杰奎琳·肯尼迪将建筑师人选定在密斯·凡德罗、路易斯·康和贝聿铭三人之中,三个设计师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甚至生活中的性格也都完全不同。
相比之下,密斯·凡德罗很放荡不羁;路易斯·康一半脸上有疤,平时穿衣也不是很讲究,办公室更是乱糟糟的;而贝聿铭则更谨慎有礼,他重新布置了事务所,还摆放了一些肯尼迪夫人喜欢的花草,获得了见面时的好印象。
他的情商很高,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除了获得上层人士的青睐,连对他抱怨的甲方都很少很少。像中银大厦这个项目,得益于与他合作的结构工程师 Leslie E.Robertson,他们之间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宣传作品和人物采访时,贝聿铭也经常会提到,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
中银大厦 庭园
不过建筑事业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贝聿铭也经历过一段不愿提及的黑历史。
波士顿,可以算是美国大都市中相当保守的一座。当现代主义的摩天大楼已经成为大都市的标志时,波士顿依然将含蓄典雅的殖民时代的古建筑视作城市的荣耀。当贝聿铭设计的汉考克大厦建成之后,遭到了波士顿媒体、群众的一致批评。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波士顿人猛烈攻击贝聿铭时,汉考克大厦的玻璃发生了碎裂、脱落的事件。这不但让波士顿人的批评和攻击更加猛烈,甚至整个美国都开始怀疑贝聿铭的能力和水平,再也没有人找贝聿铭设计建筑。
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贝聿铭承受住了压力,并转向国际市场。经历这次危机的贝聿铭,变得更加老练。多年之后,他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再次遭到巴黎人的批评,但这次贝聿铭没有给他们留下可以攻击的弱点。而且,最终巴黎市民接受了这个玻璃建筑的存在。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上世纪 70 年代起,贝聿铭来到同济大学,作为名誉教授,他的讲座常常坐无缺席。
1981 年 4 月 25 日,贝聿铭先生在同济第一次讲座
在同济,老教授陈从周先生与贝聿铭的交往也成为了建筑学界的一段佳话。
贝聿铭与陈从周原不相识,他在海外见到陈从周 20 世纪 50 年代出版的 《苏州园林》后大为叹赏,觉得陈从周对中国园林古建筑独特的理解有很大的启发。 1977年贝聿铭第一次回国,两人相见交谈非常投缘,二老还有很多共同爱好,他们都是京剧、昆曲迷,同样都对绍兴酒、紫砂壶情有独钟。
贝聿铭先生和冯纪忠、陈从周先生
贝陈二公在香山
缘分使然,陈从周作为中国园林大师研究苏州园林,而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狮子林」正是贝家的祖产。
到了晚年,贝聿铭又为亚洲设计了一座博物馆,就在他的故乡。
贝聿铭表达过,「对我来说,中国从未完全消失。我现在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却依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大师,走好。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设计癖。 作者:牛QQ